首先,从战略层面,你要明确你要从创业过程中或者产品中得到什么?你的用户能从中得到什么?这就需要你跳出社会赋予你的固有角色定位,和你的潜意识以及你用户的潜意识做一个深层次的交流。
我们往往会犯的错误是,想当然地认为对自己好的东西也一定也是别人需要的。就拿《得到》这款app 来说,你觉得它好,于是推荐给身边的朋友,但他并不领情,你说多了他还觉得你装逼,觉得你只不过是在缓解“知识焦虑”。
其次,从能力圈的层面,你得明确你能做哪些事,不能做哪些事,得有取舍。这就需要你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,这种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能力,还包括道德准则。
曾有朋友劝我,为什么不去买一些僵尸粉,为我挂在网易云课堂上的课程冲量,这样我就能快速登上首页推荐,从而利用用户的从众心理,吸引更多的学员购买。
可能是我生性比较耿直,没有采纳这种建议。原因很简单,我不能自欺欺人。一开始就愿意掏钱购买的客户,那是出于对我的信任,或是对我的产品有真实需求。如果体验好,他们是能带来转介绍的和复购的。
而那些花钱雇来充数的僵尸粉,他们看中的只是那一份佣金,对知识本身没有需求,更谈不上忠诚度。而且,一旦他们和真实学员接触后透露了这里面的猫腻,那真实学员的感情就被大大伤害了。信任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拉不回来了。
有一句话,罗胖儿总结的很到位:“如果想创业,所有道德上有瑕疵的事儿不能干!”因为,出来混,迟早是要还的。你没出名还好,万一要是哪天成了,之前那些见不得光的大事儿小事儿可能全被揭出来,你整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。
所以,我宁愿选择慢慢打磨自己的产品,也不去做今后会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儿。
再次,梳理你的资源结构层,分清谁是我的朋友,谁是我的敌人。自古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这里的“道”我想把它的定义拓展一下,不仅仅是指正义、道德这些字面理解,还指战略。你的战略方向选对了,就会有人看好你,主动来为你赋能。相反,如果战略不对,任你在再三头六臂,那也是孤胆英雄。
举个例子,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每次危难关头都有神仙出手相救,不是因为孙悟空跟神仙关系好,而是因为各路神仙认为去西天取经的战略是靠谱的,所以他们愿意为唐僧保驾护航。
